
影響螺旋分選機工藝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即結構參數和操作條件:屬于結構參數的有螺旋直徑、槽的橫斷面形狀、螺距和螺旋圈數等。
螺旋的直徑代表螺旋分級機規格并決定著其他結構數值的基本參數。研究表明,處理1~2mm的粗粒級原料,以采用大直徑(1000mm以上)螺旋為有效;處理小于0.5mm細粒級應采用較小直徑的螺旋;在選別0.075~1mm的原料時,采用直徑500mm、750mm、1000mm直徑的螺旋分級機均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螺旋槽采用的斷面結構有圓弧形、拋物線形、長軸為水平的橢圓弧形、長軸為垂直的圓弧形、傾斜的直線形等。
螺距的相對大小通常以螺距與螺旋直徑之比來表示。這一參數影響著礦漿在槽內的流動速度與厚度。處理粒度為2~0.2mm原料的螺旋分選機,其螺距要比處理﹣0.2mm原料的螺旋溜槽小些。螺距過小不易形成精礦帶。
螺旋槽的長度和圈數取決于礦石分層和分帶所需運行的距離。試驗表明,對于水流來說由內緣運行到外緣沿槽所行經的距離為一圈半。但對于礦粒來說則遠大于此數。螺旋槽的有效長度由圈數和直徑決定。在同樣的長度下,增加圈數比增大直徑可收到更好的選別效果。一般處理易選的砂礦螺旋槽有4圈已足夠用,處理難選礦石可增加到5~6圈。
在操作條件方面影響螺旋分選機工作的因素有給礦體積、給礦濃度、沖洗水量以及礦石本身的性質等。
給礦體積和給礦濃度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它們又同時決定著固體處理量。試驗表明,當給礦體積不變時,重礦物的回收率是隨著濃度的增加呈曲線變化關系。濃度過低時,固體顆粒成一薄層沿槽底運動,不再發生分帶;濃度過高,礦漿流動變慢,亦將影響床層的有效松散和分層。在這兩種情況下,重礦物的回收率均要下降。實踐表明,螺旋分選機可有較寬的給礦濃度范圍,在固體重量占10%~35%時,對分選指標影響不大。
在螺旋槽內緣噴注沖洗水有助于提高精礦的質量,在用量適當時對回收率的影響并不大。在調節水量是以能清楚地觀察到精礦帶為適宜。一臺單槽螺旋分選機的耗水量約為0.05~0.2L/ s 范圍內。
原料的性質包括給礦的粒度,輕、重礦物的比重差,顆粒的形狀及重礦物的含量等。給礦允許的最大粒度與螺旋槽直徑有關。對于工業型的φ1000mm螺旋分選機來說,輕礦物的給礦粒度上限可達12mm,但其中的重礦物顆粒則不宜超過2mm。對于φ500mm的螺旋分選機重礦物的粒度上限為1mm。有效回收粒度范圍隨螺旋直徑的減小而減小,一般工業型設備為2~0.075mm。礦物比重差愈大,分選效果愈好。顆粒的形狀對分選效果有重要影響。當有用礦物為扁平形而脈石接近圓形時,分選最易于進行。反之則分選困難。
螺旋分選機的處理能力主要決定于螺旋槽的直徑,其次還有入選原料的粒度、密度和礦漿濃度。
本公司整理匯編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